題名: | 虛構公共性:以「龜遊伴伴」之路談起 |
---|
作者: | 洪菁勵、沈泓颺、郭晏君 |
---|
會議名稱: | 2021文化、社會與地方創生國際研討會:理論與實踐 |
---|
發表頁數: | |
---|
發表地點: | 高雄中山大學 |
---|
發表年份: | 2021 |
---|
發表月份: | 10 |
---|
摘要: | 本文試圖藉由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在晚期《性史II》所揭示的「何謂做哲學?」,進行哲學、教學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三者關係的反思。「做哲學」若是如傅柯所言是反思自己所處的當前並體驗自身改變的轉化工作,那麼對身處此時此地的臺灣哲學研究者而言,所能描繪的傅柯式的哲學景像該會是什麼?筆者以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契機深化傅柯藉由對啟蒙的思考而提出的「自身批判存有論」,並從中提取所蘊含的「公共性」概念做為實踐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筆者以桌遊做為媒介轉譯此公共性,並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做為體驗之所。筆者將描述這樣的體驗如何逐步改變研究者自身與哲學以及學生與社區進而是哲學與社會的關係,透過這些逐步轉化之經驗,正是回應傅柯透過「虛構」概念強調創造不同經驗的行動以擺脫限度。以下將分別從傅柯思想中的公共性、桌遊遊戲機制安排及實踐體驗等三個面向進行探討並勾勒「不同地」在地「做哲學」的行動景觀。
|
---|
關鍵字: | 傅柯、做哲學、公共性、桌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
---|
英文關鍵字: | Foucault, doing philosophy, publicness, board game,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 |
---|
全文下載: | 未授權提供下載 |
---|
Mail: | jlhong@mail.cjcu.edu.tw |
---|